历史风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38|回复: 0
收起左侧

[不同观点] 五四后的百家争鸣

[复制链接]

222

主题

450

帖子

4590

积分

超级版主

     居住地:陕西省 安康市 汉滨区

     梦想大学:牛津大学

     喜欢的专业:人工智能AI

Rank: 8Rank: 8

QQ
发表于 2012-11-24 09: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五四运动后,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次百家争鸣。在马克思主义传入的同时其他西方思潮也紧随而入,而且有相当多的思潮被广为流传,更有甚者研究之、宣传之、信仰之。这些西方思潮与中国传统的思潮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都叫做新思潮,新思潮既包括社会主义思潮,又包括小资产阶级思想,有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学说也有帝国主义时代的学说,鱼龙混杂 ,连社会主义思潮也是各式各样的。出了马克思主义意外,流传甚广的还有实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读主义,新村主义,泛劳动主义,平民教育等等。

  实用主义(Pragmatism)是从希腊词πραγμα(行动)派生出来的。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现代哲学派别,在20世纪的美国成为一种主流思潮。对法律、政治、教育、社会、宗教和艺术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名图书《实用主义》是一本决定美国人行动准则的书,是美国的半官方哲学。

  基尔特社会主义,又叫行会主义。产生於西元二十世纪初期的英国,是费边社会主义(FabianSocialism)之外,介乎社会主义与工团主义(Syndicalism)之间的一种调和理论,改良主义的一种,他们否定阶级斗争,鼓吹在工会基础上成立专门的生产联合会。来改善资本主义。只承认改善工人出卖劳动的条件,却不消除的根本制度,反对建无产阶级的政党。从而维护资本主义的根本利益。其代表人物有彭迪(A.J.Penty)、霍布生(S.G.Hobson)、柯尔(G.D.H.Cole)。
无政府主义(或安那其)是一系列政治哲学思想,无政府主义包含了众多哲学体系和社会运动实践。它的基本立场是反对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统治和权威,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它的政治诉求是消除政府以及社会上或经济上的任何独裁统治关系。对大多数无政府主义者而言,“无政府”一词并不代表混乱、虚无、或道德沦丧的状态,而是一种由自由的个体们自愿结合,互助、自治、反独裁主义的和谐社会。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受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以及互助论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新村主义影响,提出的一种空想社会主义理想。他们倡导成立“工读互助团”,“本互助精神,实行半工半读”,以作为新社会的胎儿,幻想通过它的逐步推广,来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社会理想。主要倡导者为王光祈、陈独秀、李大钊等。1919年初,由李大钊、蔡元培、陈独秀、胡适、周作人、高一涵、张崧年、罗家伦、王光祈等17人发起的北京工读互助团成立。1919年12月,少年中国学会执行部主任王光祈发表了《城市中的新生活》一文,主张在城市中组织“工读互助团”其《简章》规定:第一,团员每日每人必须工作四小时;第二,团员必需之衣食住,由团体供给。团员所需之教育费、书籍费,由团体供给,惟书籍系归团体公有;第三,工作所得归团体公有。它有团员40余人,下分四组,主要成员有何孟雄、施存统、俞秀松、罗汉、李实、缪伯英、刘伯庄等。团员们一面从事食堂、洗衣、印刷、装订、织袜、缝纫、刺绣、电影、补习英文、制造小工艺品和贩卖商品等体力劳动,一面分别在各校听课。为了实现没有任何约束的“共产主义”,他们在进入这个团体后,就宣告脱离家庭关系、脱离婚姻关系、脱离学校关系,在团体内“绝对实行共产”。北京工读互助团成立以后,1920年1月,谌志笃等人在天津发起成立工读印书社;2月,恽代英等人在武汉发起成立武昌工学互助团;3月,陈独秀、王光祈、左舜生、康白情、张国焘、刘清扬、毛泽东、彭璜、肖子暲等26人发起成立上海工读互助团。

  新村主义是无政府主义的一种。它幻想通过“和平的社会改造的办法”,进行“共产村”试验,实现“理想的社会——新村”。新村主义始于法国和日本。法国无政府党人亨利•孚岱于1903年曾在法国与比利时接壤处试办“鹰山共产村”;日本武者小路笃实于1910年在《白桦》杂志上开始宣传新村主义。新村主义提倡“人的生活”,即新村的生活。认为,“新村提倡协力的共同生活。一方面尽了对于人类的义务,一方面也尽了各人对于各人自己的义务;赞美协力,又赞美个性;发展共同的精神,又发展自由的精神”,幻想以这样的新村为实验园地,进而推广到全世界。新村主义主张脱离旧社会的恶势力,另辟一块小天地,建立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脑力和体力劳动对立,人人平等,互助友爱的新村。新村主义对中国影响较大。它所幻想的无政府、无剥削、无强权,既读书又劳动的田园诗般的新生活,吸引了五四时代的爱国青年。刘师复、郑彼岸曾计划在九龙宋王台畔建立“红荔山庄”;周作人不仅在《新青年》上对日本的新村主义系统地作过介绍,还在1910年专程奔赴日本九州参观日向新村;毛泽东、张昆弟等1918年寄居长沙岳麓书院时,曾计议建设新村;恽代英、林育南1919年在湖北时,也对建设新村作过设想。在当时很有影响的少年中国学会,也有一些人主张通过新村建设理想的少年中国,认为只有新村才是自由社会的大本营。其实,这一思潮只不过是一种中国式的空想社会主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