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风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42|回复: 0
收起左侧

[疑问求助] 建国后三次经济体制转变

[复制链接]

222

主题

450

帖子

4590

积分

超级版主

     居住地:陕西省 安康市 汉滨区

     梦想大学:牛津大学

     喜欢的专业:人工智能AI

Rank: 8Rank: 8

QQ
发表于 2015-9-15 16: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b]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得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1)原因:①照搬苏联模式。②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照搬政治斗争的方式。③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2)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3)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进行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他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活力。

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1)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汲取了“文革”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的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2)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3)结   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第三次:从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1)原   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2)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3)结   果:这次调整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启示:(1)发展工业,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经济规律。(2)改革和变革生产关系应遵循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原则,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