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风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3|回复: 0
收起左侧

[外国历史之谜] [世界文化之谜]谁是辟尔唐人骗局的策划者?

[复制链接]

1062

主题

1645

帖子

-737

积分

草民

     :

     :

     :

发表于 2011-11-1 14: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谁是辟尔唐人骗局的策划者?
翻阅《不列颠百科全书》,人们很容易查到辟尔唐人[piltdownman,亦称曙人陶逊种(Eoanthropusdowsoni)]的条目,称这是1912年在英格兰出土的一种史前人类化石,后被证明是伪造的。一种伪造的古人类化石居然被如此著名的辞典列为专条,可见这一事件之重大。那么,辟尔唐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912年12月19日,一个名叫陶逊的律师兼地质学家在伦敦地质学会上宣布,自己在苏塞克斯郡辟尔唐村的砾石坑里,发现了一个属于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的头骨和下颌骨化石,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一新发现的人类。当时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著名的古生物学家伍德沃德也证实,这是距今几十万年前人类最早的祖先。日后的进一步发掘,又发现了一些人骨残片和一批伴生的古生物化石,以及大量粗糙的燧石石器。当时,德国和法国不断有早期人类遗迹的发现,而处于鼎盛时期的大英帝国却一直拿不出类似的东西与之竞争。因此,辟尔唐人的发现,极大地满足了英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在社会各界中影响颇大。然而,早在这一消息正式公布以前,英国皇家外科学院博物馆馆长、著名的解剖学家和人类学家基恩就表示过对它的怀疑。即使在基恩与伍德沃德取得一致意见之后,争论仍没有结束。青年牙科医生华脱斯顿指出其头骨与下颌骨不相配,不可能出于同一个个体。动物学家米勒更是看出那件下颌骨是黑猩猩的。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赫德利卡也委惋地对其臼齿表示了怀疑。1926年,人们发现化石出土的砾石层远非原先估计的那么古老。1953年至1954年,英国的韦纳、奥克利和克拉克等人通过大量细致的研究终于证明,所谓辟尔唐人化石其实不过是用化学药液染过色的现代人类颅骨和小母猩猩的下颌骨,那件下颌骨以及几个臼齿和犬齿上还有明显的人工琢磨的痕迹。其伴生化石有些可能产于地中海,另一些是典型的英国产化石,看来它们与出土的石器一样,都是从别的地方搬运来埋入地下的。至此,关于辟尔唐人长达四十多年的争论终于有了定论。然而,不少人在震惊与羞愧之余,开始追究是谁一手制造了这个大骗局。于是,扑朔迷离的辟尔唐人事件再次成了人们激烈争论的话题。
作为辟尔唐人的发现者。陶逊显然也最有可能是伪造者。有人指出,陶逊不仅了解英国人企盼找到欧洲最古老的人类化石的愿望,而且有丰富的区域地质学知识,知道伪造些什么样的化石能在解剖学上为专家所接受。另外,为了加固1912年春季以前发现的第一批头盖骨碎片,他还进行过一系列的试验,结果是把“化石”浸在重铬酸盐钾溶液里染了色,其目的实在令人怀疑。更有人指出、陶逊在1912至1913年期间频繁地光顾皇家外科学院博物馆收集资料,在他曾经借用过的一个雌性大猩猩的头骨上,至今不仅留有修理过的痕迹,而且有用蜡翻制模型留下的蜡印。这不禁使人想起1915年在辟尔唐出土的一块头骨化石残片和一颗臼齿,看来这几件“化石”极有可能是在那时被伪造出来的。有人注意到,陶逊似乎也和自然历史博物馆地质部的技师巴洛很熟。巴洛制做化石模型的技艺十分高超,辟尔唐人的头骨复原像以及其所有的化石标本模型都出自他的手。靠着私下贩卖辟尔唐人的化石模型,巴洛显然还发了一笔横财。那么,陶逊的那些伪造得几乎可以乱真的假化石是否也出自巴洛之手呢?显然,可能性是存在的。
不少人对陶逊的知识是否丰富到能够单独伪造辟尔唐人化石的地步表示怀疑,认为他只是替罪羊,真正的仿造者应该是一位经验更为丰富的古生物学家或人类学家。于是,参与辟尔唐人发掘工作的伍德沃德,以及另一位年轻的法国古生物学家、日后以发掘北京人而闻名于世的德日进神父等都曾被列为怀疑的对象,然而至今仍未能找到他们参与这一阴谋的确切证据。70年代末,有人引述已故牛津大学地质学教授道格拉斯的回忆,提出辟尔唐人的骗局是由英国当时著名的人类学家索拉斯一手策划的。据曾与索拉斯共事30年之久的道格拉斯回忆,索拉斯不仅非常憎恶伍德沃德,还碰巧认识陶逊。对于陶逊来说,要搞到这么多的化石、石器以及各种用于作假的药品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在索拉斯牛津大学的博物馆里这些东西却唾手可得,道格拉斯清楚地记得曾有一小包不知有何用途的锰酸钾寄给索拉斯,索拉斯还从人体解剖学系借来了许多猿类牙齿做不知什么研究。总之,辟尔唐人的骗局很可能是由索拉斯一手在背后操纵的,其目的在于让伍德沃德出丑。此说一出立即赢得了不少支持者,有人进一步考证出与索拉斯合谋的还有一位在伍德沃德手下工作的啮齿类化石专家欣顿博士,辟尔唐人的下颌骨就是由他伪造的。诸如此类的新说法与新证据,使这一本来就很复杂的奇案更加令人费解。辟尔唐人事件的发生距今已经有80年了,随着当事人的先后作古,他们所遗留下来的疑团很可能从此永无冰释之日。奇怪的是,在他们孜孜不倦的追查之下,受牵连的人居然越来越多,最近,甚至有人提出著名的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是这一事件的幕后策划者。由此可见,辟尔唐人事件的情节之奇,与影响之大了。也许正是因此,《不列颠百科全书》眼光挑剔、要求苛刻的编者才会把它收入那本英语世界最负盛名的工具书中去的吧?
(丁之方)

印度佛塔始建于何年?
在神州大地上,耸立着一座座巍然挺拔的佛塔,使高山更为雄伟壮观,让古城更加神秘诱人,为中华大好河山增添绚丽多姿的异彩。佛塔起源于印度,梵语为Stupa,音译为?堵波,是伴随着佛教传入我国,逐渐与中华民族传统建筑形式与民族风格相结合而创新建筑了造型不同、形貌多样的中国佛塔。然而,人们是否知道,印度的佛塔起源于何时?创建于何地?流传着多种不同的说法,引起史学研究工作者的激烈争论。有人认为:佛塔的制作是佛祖释迦牟尼在成道30日后亲自宣告大众的,他们引述《华严经?净行品》中“始欲建塔,当愿众生,施行福佑,宄畅道意”。又引《摩诃僧祈律》卷二十三中:“尔时世尊起伽叶佛塔,下基四方,周匝栏?,圆起二重,方牙四出,上施盘盖,长表轮相,佛言作塔应如是”。再引《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杀事》卷十八中:“应可用砖两重作基,次安塔身,上安覆钵,随意高下,上置平台,高一二尺,方二三尺。准量大小,中竖轮竿,次安相轮,其相轮重数,或一、二、三、四,乃至十三,次安宝瓶”。说明佛陀不但阐述了造塔的功德,还具体描述了造塔的步骤与规定。但是,也有人认为:《华严经》所述仅仅是佛塔的名词在印度的最早出现,而《杂事》是佛灭后的著作,因此不可作真。
有人引证流行在东南亚国家的一则传说,佛陀在世时,有弟子询问,怎样才能表示对佛的虔敬,佛陀听罢,将身上披的方袍平铺于地,再将化缘钵倒扣在袍上,然后再将锡杖竖立在覆钵之上,这样,佛塔的雏型便基本出现,认为这是佛塔形制的最早发生,可惜,这段传说并未见之于文学记载,可靠性是不大的。
倒是《十诵律》卷五十六和《摩诃僧祗律》卷三十三的两段记载颇能提供早期佛塔的资料,前者说:“起塔法者,给孤居士深心信仰,至佛所,头面礼足,一面坐,白佛言:世尊,世尊游行诸国时,我不见世尊,故深谒仰,愿赐一物,我当供养。佛与爪(指甲)、发言:居士,汝当供养此爪、发。居士即时白佛言:愿世尊听我起发塔、爪塔”。后书也说:“时波斯匿王闻世尊造伽叶佛塔,即敕载砖七百车诣佛所,头面礼足而白佛言:世尊,我得广作此塔不,佛言得,??即便作塔,经七月七日乃成,成已供养佛与比丘僧”。这两书上所叙述的给孤居士即给孤独长者,佛在世时拘萨罗国首都王舍城(今印度沙雉德、马维德)的富商,曾以黄金铺满祗陀王子的祗园精舍,而共同将精舍捐献作佛陀的说法重地,波斯匿王是当时的拘萨罗国国王,都是在佛教传布史上极为著名的佛的信徒和大护法。以上所说可认证为印度佛塔的最早建造者。
也有人根据《长阿含经》第四《游行经》记载的释迦牟尼在末罗国拘尸那伽城外娑罗双树林涅?(即逝世)后七国建造佛塔的资料作证说:佛陀逝世火化后,出现许多圆明皎洁,坚固不坏的舍利子(即灵骨),当时与佛陀有因缘的七国国王都派使者礼请佛舍利,拘尸那伽城居民拒不给与,引起争执,后在一香姓婆罗门调解下,将全部佛舍利平分八份,七国与拘尸那伽城各得一份,以后各建佛塔一座供养佛舍利,据《八大灵塔名号经》记载,这八座佛塔分别建立在(一)迦毗罗卫城的佛伽诞生地蓝毗尼;(二)摩揭陀国佛成道时沐浴处尼连禅河畔;(三)波罗奈斯城佛初转经轮的鹿野苑;(四)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五)曲女城;(六)王舍城;(七)广严城;(八)拘尸那揭(以上四至八处均为佛说法处)。另外,香姓婆罗门分得舍利瓶所建立的舍利瓶塔,毕钵村人民所得火葬焦炭所建的焦炭塔,这样,这10座佛塔可称最早出现的佛塔。遗憾的是:上述佛陀在世时所建两塔和佛涅?时所建10塔迄今均已荡然无存,连遗址也无处考查勘察,因此有人怀疑其史实价值。
大多数学者赞同既有文献记载又有部分实物存在的阿育王8.4万塔说:阿育王或译阿输伽王与无忧王,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孔雀王朝国王,他建立了空前的全印度大统一的帝国,在东征羯陵伽国时,看到了战争的惨状,大动悔悟之心,为了忏悔前愆,摆脱悔疚之苦,便皈依佛教,定为国教,印度建塔之风在这时达到空前的高潮。据《阿育王传》卷一和《善见律毗婆娑伦》卷一记载:阿育王曾敕令收集佛涅?时所建八大灵塔舍利,分别在8.4万处各建佛塔一座,据传,在这些灿若繁星的众多佛塔中,有19座安立在我国,今浙江鄞县阿育王寺舍利塔便是其中仅存的一座。又据考古学家鉴定:今印度马尔瓦附近的桑奇大塔主体覆钵部分就是阿育王佛塔的遗迹。
佛塔的形成与世间一切事物同样,有一个发生、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佛陀在宣扬教义时,必然会提到塔与造塔的功德和程序,其弟子如给孤独长者与波斯匿王等依仗其雄厚的实力而遵循佛陀教诲建造出实物形式的佛塔,但是,这种佛塔尚处在原始的初级阶段,简单而低矮。尔后,随着佛教在印度的蓬勃发展,塔的建造逐步进展,佛陀逝世后,各国护法国王为了表示对人天师尊的崇敬,相约造塔,安放供养佛舍利以作永久的纪念,到阿育王年代,这位以全身心崇奉、供养佛陀的君王,倾其全国财力建造8.4万佛塔,至此,佛塔的规模已趋完善优美。
(董健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