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风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76|回复: 1
收起左侧

[不同观点] “威廉皇帝与磨坊主”故事真假?

[复制链接]

6592

主题

7987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熊猫老师

     居住地:广东省 广州市

     梦想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喜欢的专业:历史教育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5

发表于 2013-6-20 12: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只有真正的司法独立,才能真正保护民众权益!只有连国王都遵守法律的国家,才是真正的大国!

威廉一世,号称“军人国王”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后来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官镜厅被德意志各邦君主拥立为德国皇帝,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他的助手就是大名鼎鼎的铁血宰相俾斯麦。现在德国街头还有他骑着青铜战马的塑像。

当年他在距离柏林不远的波茨坦修建了一座行宫。有一次,这位皇帝用伟人们惯有的动作,登高远眺波茨坦市的全景,正欲掐腰感慨江山如此多娇,他的视线却被紧挨着宫殿的一座磨坊挡住了。如此不合时宜的“违章建筑”,让这位领袖非常扫兴。但他毕竟还是爱自己的子民的,他想以一种公道的方式来解决,于是派人前去与磨坊的主人协商,希望能够买下这座磨房。

不料,这个磨坊主觉悟非常低,丝毫不顾全大局;心里只有小家,没有大家,一点不把“市政规划”和“国家形象”放在眼里,就认一个死理,这座磨坊是从祖上传下来的,不能败在我手里。几次协商,许以高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表示组织的关怀,警告威胁领袖安全,影响伟大祖国形象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要知道这里可是一个国家的门面,来这儿的国际友人多极了,100多年以后波茨坦公告都是在这里签的。可这个老汉始终软硬不吃。

面对这样不识抬举、不可理喻的钉子户,终于威廉“龙颜”震怒,派警卫人员把磨坊给拆了。

13189959881211152802.jpg

有趣的是,这个钉子户拆迁时倒很配合,展现了良好的绅士风度,好像一点都不担心,既没有哭天喊地,满地打滚,也没有把汽油倒在身上威胁要自焚。他袖手站在一边,嘴里叽叽咕咕:别看你是一国首脑,我德国尚有法院在,待我到法院与你理论。

第二天,这个老汉居然就在当地一纸诉讼把国家元首告上了法庭,地方法院居然受理了,判决结果居然是威廉一世败诉。判决皇帝必须“恢复原状”,重新把那磨房盖起来,以赔偿由于拆毁房子造成的损失。威廉贵为一国之君,拿到判决书也只好遵照执行,本来是想办件好事,现在比窦娥还要冤。而那个刁民此时躺在他的小磨坊里,一边数钞票,一边偷着乐,压根就用不着冒被遣送拘留的危险,也不担心什么打击报复,秋后算账,从此以后不管什么国际友人来访,他天天心安理得磨他的面粉。

后来威廉一世和那个磨房主都“驾崩”了,轮到小磨房主想进城,希望把磨房给卖了,不由想起了那个老买主,但他不知第二代领导人对这个磨房感不感兴趣,就给威廉二世写了一封信。威廉二世给他回了信:“我亲爱的邻居,来信已阅。得知你现在手头紧张,作为邻居我深表同情。你说你要把磨坊卖掉,朕以为期期不可。毕竟这间磨坊已经成为我德国司法独立之象征,理当世世代代保留在你家的名下。至于你的经济困难,我派人送三千马克,请务必收下。如果你不好意思收的话,就算是我借我给你的,解决你一时之急。你的邻居威廉二世”。

历经了多少个统治者,到现在,那个磨坊,德国司法独立的象征,代表了一个民族对法律的信念,仍像纪念碑一样屹立在德国的土地上。

这个故事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也许像是一个遥远的童话!
——转帖自http://news.163.com/07/0321/14/3A471QKL00011229.html

6592

主题

7987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熊猫老师

     居住地:广东省 广州市

     梦想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喜欢的专业:历史教育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5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13: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云网编者按:也有人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http://bbs.tiexue.net/post2_4793285_1.html,附录部分原文:
事实:
这座磨坊至今仍屹立在无忧宫旁边,但历史事实却与这个故事相差十万八千里,根据当地史料,该磨坊建于1736年,1787年重建,也就是磨坊兴建并运营后约50年。为什么重建?因为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喜欢那个磨坊,把它看作是无忧宫的装饰——也就是说,事实完全和这个故事相反。风云网注:此帖子作者凭什么这么说?他有何史料依据或证据?会不会是帖子作者个人的臆测?而且从常理说会有国王喜欢把一个破磨坊放在王宫旁边作为“装饰”?这太与情理不合了?——故我们对此贴的质疑抱不认可的态度

这个故事文本是一个名为Johann Peter Hebel的德国人写于1800年前后,主角是弗里德里希二世,故事写成后50余年无人问津,辗转流传到法国,成为巴黎某些文人攻击政府的材料。到了帝国统一的威廉一世时代,为了弘扬“德国精神”,这个故事居然从法国“出口转内销”又传回德国,正中威廉一世下怀,有关磨坊就此被命名为“历史磨坊”,这个故事也再一次广为传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