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别
- 男
- 居住地
- 广东省 广州市
- 自我介绍
- 历史风云网创始人,致力于历史教学的有思想有趣!
- 听定哥课之前小题一般错几个
- 5
- 听定哥课前历史一般考多少分
- 50
- 历史学科存在最严重问题
- 不会概括大题
管理员
熊猫老师
居住地:广东省 广州市
梦想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喜欢的专业:历史教育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前面介绍的是吃桑叶的桑蚕,下面再简单谈谈吃柞、槲〔hú胡〕等树叶
的柞蚕。过去桑蚕都是在室内饲养的,所以又被称作“ 家蚕” ;柞蚕栖息在野
外的柞、槲等树上,所以又被称作“ 野蚕” 。我国很早的古书上就提到野蚕。
晋朝的《古今注》记载:汉元帝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东莱郡东牟山(今
山东蓬莱、掖县一带)有野蚕结茧,当地人采收到万余石,制成丝绵。因为
古人把大批野蚕结茧看作是祥瑞的征兆,所以史书上常把它记载下来。一直
到明朝初年,关于野蚕结茧的记载真可说“史不绝书”。
我国虽然很早就开始采收柞蚕所结的茧子加以利用,但直到明朝后期才
创造出一套比较成熟的放养方法,使人工放养柞蚕成为山区农家的一项副
业。创造这套方法的是山东半岛的农民。明末清初,山东益都有个叫孙廷铨
〔quá n全〕的人,写了一篇《山蚕说》,文章中说:“古人遇到野蚕结着大
批茧子,便认为是祥瑞的事,现在东齐(胶东一带)山里,到处都放养着山
蚕(即柞蚕)。”我们从这几句话里,可以知道,明末清初胶东一带放养柞
蚕已经很普遍了。
后来,柞蚕种和放养方法又从胶东陆续被介绍到国内其他地方。
辽宁的柞蚕是“闯关东”①的山东农民带去的。山东农民闯关东,都是横
渡渤海,在辽东半岛的盖平、岫岩、金、复等县登陆。所以东北最先放养柞
蚕的是辽东半岛。明末清初,那里可能已经放养柞蚕了。后来再由辽东半岛
向北扩展,遍及东北各地。
陕西的柞蚕,最早是山东诸城县人刘棨〔qǐ 起〕介绍去的。他在康熙年
间,即十七世纪后期任陕西宁羌州(今陕西宁强)地方官时,曾从他家乡购
买种茧到宁羌试养, 并教民织绸, 据说因此过去宁羌人称柞蚕丝织的绸为 “刘
公绸”。雍正三年(1725年),陕西兴平人杨双山,又从山东引进柞蚕到渭
河南面的终南山麓放养。
河南和山东相邻,柞蚕放养方法的传入,比陕西一定更早些。
贵州是西南各省中柞蚕传入最早的省份。贵州从山东引进柞蚕的经过情
形,古书中有较详细的记载。
乾隆四年(1739年),山东历城人陈玉壂〔dià n 殿〕任贵州遵义知府。
他看到遵义有许多柞树,可是当地人只把它砍了作柴烧。他想,如果仿照他
家乡的办法,用来放养柞蚕,岂不更好?于是,第二年初春,他便派人回山
东购买种茧①,并且招募了一些熟悉柞蚕放养方法的农民,同来贵州。但是因
为南方春季回暖较早,种茧还没有运到贵州,在途中就已羽化为蛾了。
陈玉壂接受了这次失败的教训,次年提早在冬天就派人回山东购买种
茧,立春节前就运抵遵义。春期放养成功了,但秋期放养因气候关系,又告
失败而断种。陈玉壂不得不再度派人到山东购种,并总结前两次的经验教训,
最后终于放养成功。这时候,陈玉壂又从山东招募缫织工人来遵义,教会遵
义人缫丝织绸。
柞蚕传到遵义不久,又从遵义传到安平(今贵州平坝县)和四川的綦〔qí
其〕江等地方,后来綦江成为我国西南的重要丝市。道光八年(1828 年),
云南也从安平买回种茧和蚕具,在昆明的东郊放养。云南放养柞蚕,就是从
这时开始的。
除了桑蚕和柞蚕以外,我国劳动人民还曾放养过吃枫树叶的枫蚕,吃樗
〔chū 初〕树叶(即臭椿)的樗蚕等。这些蚕的经济价值不高,产量也极少,
在蚕业生产中并无地位,我们就不多说了。
另外,还有一种吃蓖麻叶的蓖麻蚕,它是从国外引进的,到现在还不过
三十年左右。这种蚕,原产印度。印度的劳动人民用蓖麻叶来喂它而利用其
丝茧,所以称它蓖麻蚕。蓖麻在我国很普遍,蓖麻蚕又有它的特点。解放前,
我国就曾数次引进试养,但都失败了。解放后,在党的英明领导和大力支持
下,经过广大蚕农和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很快就解决了饲养中的许多困难而
试养成功。蓖麻蚕终于在我国安家落户了。
① 解放前,山东农民,受尽地主阶级的剥削,在家乡无法生活,被迫到东北去开荒种地,俗称“闯关
东”。
① 柞蚕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它一生经过蚕、蛹、蛾、卵四个阶段。柞蚕在一化性、二化性、多化性等
种。一年内羽化一次的叫一化性,羽化二次的叫二化性,羽化三次以上的叫多化性。二化性柞蚕的蚕
茧,春天羽化成蛾,蛾产卵,卵孵化成蚕,蚕初夏结茧。不久茧中的蛹再度化蛾产卵,卵孵化而为秋
蚕,经过四、五十天后结成秋茧。秋茧当年不再羽化。所以二化性柞蚕是以蛹越冬的。陈玉壂从山东
介绍到贵州去的是二化性柞蚕,他把山东秋蚕所结的茧运到贵州,作为种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