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风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34|回复: 0
收起左侧

[体育史话] 十二民间体育

[复制链接]

1062

主题

1645

帖子

-737

积分

草民

     :

     :

     :

发表于 2011-12-30 10: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十二  民间体育
  (一)拔河兆丰年
  拔河,古代也叫牵钩或拖钩。据《隋书·地理志》记载,这种活动起源于春秋时期。楚国和吴国对抗,两国都是在水网地区用战船作战。楚将模仿水运拖船的背纤动作:用一条大篾缆,上系数百个小索,相向对挽,以练气力,所以叫作牵钩。这种游戏流传下来,在南郡(今湖南省境内)、襄阳(今湖北省境内)两郡最为盛行。到了隋唐时期,便由大篾缆改用大麻绳。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中说:“拔河古用篾缆,今则以大麻绳,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挂于胸前,分二朋两相齐挽。当大绳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赢。”湖南湖北盛行这种活动,是因为“俗传以此厌胜,用致丰穰。”(《隋书·地理志》)即用以祈求丰年,实际上这也是农闲时的一种娱乐活动。拔河比赛的规模比较大,每次都有几百人参加,加上几千名观众,擂鼓呐喊动威,“群噪歌谣,震惊远近”。统治阶级列人民的这种活动深以为虑,恐由此酿成祸乱。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就曾下令禁止过。但由于人民喜欢这种活动,朝廷命令是禁止不了的,拔河活动在民间依旧十分盛行。
  到了唐代,拔河活动便由民间传入长安城,也传入宫廷之中。据《封氏闻见记》记载,唐玄宗李隆基在长安城曾组织了一次有一千多人参加的拔河比赛,“喧呼动地”,不仅使长安城的市民看了为之震惊,就是当时在长安城的“外国客”见了,也“莫不震骇”。唐玄宗自己写诗叙述这次拔河比赛的盛况是:“壮徒恒鼓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噪齐山岌?,气作水腾波。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唐玄宗的大臣张说也作诗奉和:“今岁好拖钩,横街敞御楼。长绳系日住,贯索挽河流。斗力频催鼓,争都更上筹。看来百种戏,天意在宜秋。”这两首诗对当时拔河比赛的气势作了很好的描写,并指明举行这种大规模的拔河比赛是为了祈求丰岁。但实际上在唐代首都举行有一千多人参加的气壮山河的比赛,是具有极大的政治意义的。唐玄宗的文臣薛胜在《拔河赋》中透露了唐玄宗的真实意图:“皇帝大夸胡人,以八方平泰,百戏繁会,令壮士千人分为两队,名日拔河于内,实耀武于外。”体育比赛的气势自古以来就是显示国力盛衰的一种方式。
  唐代的民间拔河,多是男子参加;而唐中宗李显在皇宫中组织的拔河比赛,却让宫女参加。《资洽通鉴》载:景龙三年(709),李显让几百名宫女在玄武门外拔河。赛完之后,又让她们去游宫市,结果几百名宫女都乘机逃跑了。
  唐中宗李显是一个喜欢看体育表演的皇帝,他组织过吐蕃马球队与唐贵族马球队的比赛,又组织过宫女拔河比赛,还组织了官僚贵族的拔河比赛。《封氏闻见记》上说:在景龙二年的清明节,唐中宗正在宫内梨园亭子球场看宫女们拔河,朝中的大臣进宫来贺节。唐中宗看拔河正在兴头上,便说:“你们来得正好,也来比赛一场,预祝今岁丰收。”大臣们当然不好推辞。韦皇后当场指定:中书、门下省的三位大臣和五位将军是一队,尚书省七位大臣和两位驸马为一队。中书令萧元忠见自己这一队不但是少了一人,而且老头子也多。便跪下启奏道:“小臣这一队,力量差得很呢!”安乐公主是唐中宗的爱女,她的驸马武延秀也参加了比赛。她当然是护着丈夫这一边,便插嘴说:“你们这边有五个将军,都是练过武的,力气大着哩!”唐中宗连忙点头说:“人虽少一个,力量并不弱。”萧元忠无奈,只好遵旨比赛。大臣们都脱去了长衣,系紧腰带,来到场子中间。宫监们早摆好了绳子、旗鼓,宫女和太监分成两队呐喊助威。一声鼓响,两边齐力拉绳。开始时双方还坚持了一会,怎奈武延秀这一队多了一个人,又都年轻,一声吆喝,一下子把绳子拉过去三四尺,几个将军随着绳子向前踉跄了几步。唐休璟、韦巨源都是六十开外的人了,手脚很不灵活,随着绳子向前一下子仆倒在地,好一会爬不起来。唐中宗、韦皇后和宫女们看了都哈哈大笑,安乐公主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唐以后,拔河活动在民间广泛开展:但像唐朝这样大规模的并有朝臣参加的比赛,却很少见于史料记载了。
  (二)绿杨深处系秋千
  关于秋千的起源,古代有两种不同的传说。高承《事物纪原》载:秋千本是北方少数民族“山戎之戏”。因为他们”爱习轻?之态,每至寒食为之。自齐桓公北伐山戎,此戏始传入中国”。高无际《秋千赋》载:“秋千者,千秋也。汉武帝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戏。”从上述两种传说可知,秋千起源于少数民族,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到了汉代进入宫廷之中。这样看似较合理。直到现在,秋千仍盛行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是少数民族运动会中的竞技项目之一。
  秋千活动的形式有好几种:一种是荡秋千,即“植木为架,上系两绳,下拴横板,人立于板上”,作钟摆式的摆动。一种是纺车秋千,即“植两柱于地,柱端各开一孔以客横木,横木左右端各凿交错之孔,贯四木于孔,令呈幅射状,垂绳于下,以架坐板。”游戏时坐四人,先由他人助之转动,然后利用惯性反复起落,如纺车之转动。还有一种磨秋千,即“中立一往,其顶有轴,上系四绳,绳末各有一环”。四人各抓一个环子,绕住旋转以为戏。另有一种是磨担秋千,有点类似跷跷板的旋转游戏,即”竖长柱,设横木,左右各坐一人,以互落互起为戏”。
  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大都是荡秋千。南北朝时宗懔著《荆楚岁时记》中说:“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日打秋千。”到了唐代,荡秋千是寒食节的活动内容之一,在民间和富廷都开展得较为广泛。王维有《寒食城东即事》诗:“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杜甫《清明》诗:“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王建《秋千词》:“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双手向空如鸟翼。”这些诗句说明了唐代的荡秋千活动,流传地区很广,并受到少年儿女的喜爱。
  唐朝宫中也盛行荡秋千游戏,并有了一个美妙的雅号“半仙之戏”。《开元天宝遗事》中说:“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荡之,呼为半仙之戏,都下士民因而呼之。”
  宋代的荡秋千活动仍是妇女在寒食节的游戏。宋人诗词中对此描写甚多。欧阳修有一首《越溪春》:“三月十三日寒食,春色遍天涯。越溪阆苑繁华地,傍禁垣珠翠烟霞,红粉墙头,秋千影里,临水人家。”陆游的诗中也说:“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干蹴鞠趁清明”;“蹴鞠墙东一市哗,秋千楼外两旗斜”。《东京梦华录》载:汴京城的清明节,“举目则秋千巧笑”。这说明秋千活动在宋代民间开展得广泛。
  明代的妇女也很喜爱荡秋千活动。王圻编的《三才图会》中就有妇女荡秋千图(图三○)。被称为明代社会百科全书的小说《金瓶梅》中有一段描写妇女荡秋千的情景:“话说灯节已过,又早清阴将至。吴月娘在花园中扎了一架秋千,率众姊妹游戏以消春困。先由月娘与孟玉楼打了一回,下来教李瓶儿与潘金莲打,然后玉萧和蕙莲两个打立秋千。这蕙莲手挽丝绳,身子站的直屡屡的,脚踩定下边画板,也不用人推送,那秋千飞起在半天云里,然后忽地飞将下来,端的好像飞仙一般,甚可人爱。月娘看见,对玉楼、李瓶儿说:‘你看媳妇子,她倒会打。’”《金瓶梅》的作者描写的人物个性十分准确。当仆妇的意莲,由于经常参加劳动,荡秋千的动作就比那些“太太”、”小姐”们高明。
  清代李声振所写的《百戏竹枝词》中,有一首《秋千架》;“半仙之戏,无处无之。仕女春图,此为第一。近有二女对舞者。日影垂杨舞半仙,御凤图画两婵娟;飘红曳绿浑闲亭,蹴损湘钩剧可怜。”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载:“每于新正元旦至十六日,宝马香车游士女,白塔寺打秋千者,不一而足。”从古到今,荡秋千一直是妇女喜爱的活动。
  (三)杨柳儿死,踢毽子
  毽子在古籍中也写作键子、箭子、■子、或蹀■。踢毽子源出于足球。宋代高承著《事物纪原》中说:“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箭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名称,亦蹴鞠之遗意也。”踢毯子的许多花样动作,正是由自打场户的足球踢法演变而来。所谓里外廉、拖枪、耸膝、突肚等动作,在我国古代的自打场户足球踢法中都有,并由这些动作交错组成“套数家门,凡百十种”。
  我国最早记载有踢毽子活动的书是唐代释道宣所写的《高僧传》。该书载“沙门慧光年方十二,在天街井栏上反踢蹀■,一连五百,众人喧竞,异而观之。佛陀因见怪日:‘此小儿世戏有工。’”反踢就是拐子。站在井栏之上能连续踢五百个拐子,足见其技术的熟练。而佛陀称踢毽子为“世戏”,可见在隋唐时期,踢毽子已是社会上较为普遍的一项体育活动了。
  宋代的踢毽子活动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今时小儿,三五成群走踢。”(《事物纪原》)《武林旧亭》载:临安城小经纪的手工业中,有“毽子、象棋、弹弓”等作坊;“每一事率数十人,各专籍以为衣食之地。”由此可见当时买毽子的人不少,也可以想见踢毽子活动的普遍。
  踢毽子,运动量由自己掌握,可大可小,所以男女老少均宜参加。高承说宋代的小儿喜欢踢毽子。清代李声振在《百戏竹校词》中更描写妇女踢毽子的乐趣:“缚雉毛钱眼上,数人更翻踢之,名日‘撵花’,幼女之戏也。踢时则脱裙裳以为便。青泉万选雉朝飞,闲蹴鸾?趁短衣:忘却玉弓相笑倦,撵花日夕未曾归。”清初词人陈维菘咏妇女踢毽子:“盈盈态,讶妙逾蹴鞠,巧甚弹棋。”作为妇女闺中消闲的体育活动,踢毽子确实比踢球、下弹棋更为合适。皇宫中的宫女们也极好踢毽子。光绪帝的瑾妃就是一个踢毽子的能手。
  我国许多民间体育活动,都具有季节性的特点,踢毽子一般是在冬季进行的。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记,北京儿童季节性活动的民谣有:“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说明在杨柳树落尽叶子的时候,气温最适宜于踢毽子活动。这在我国南北地区都是相同的。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载,广州每逢元宵节,“昼则踢毽五仙观。毽有大小,其踢大毽者市并入,踢小毽者豪贵子。”
  屈大均说的“市井入”,就是靠表演踢毽子为生的艺人。这种踢毽子艺人,在清代的北京城中也有。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都门有专艺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亦博戏中之绝技矣。”用全身各处触击毽子,”动台机宜,不致坠落”,表现了很高的控制毽子能力。踢毽子表演不仅有单人的,还有双人的合作表演。清代无名氏《燕台口号一百首》记:“琉璃厂有踢毽子者,两人互接不坠。”其表演的动作是,“内外拖鎗佛顶珠,一身环绕两人俱”。普及和提高是体育开展的两条腿。从表演艺人的高超技艺,也可推知踢毽子活动在我国民间开展得也是很广泛的。
  (四)龙舟竞渡夺锦标
  我国古代关于龙舟的起源,有一个美好的传说,即是为了拯救爱国诗人屈原。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谓是屈原死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隋书·地理志》也说:“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日:‘何由得渡?’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传统,为竟渡之戏。”无论是“拯溺看”的船,还是“争归”的船,都用不着象龙舟竟渡时那样击鼓,也用不着改装船头和船身。按“拯屈”之说起于楚地。而据《曹娥碑》记载,东吴一带的竞渡是纪念含冤而死的伍子胥。贵州人民传说五月竞渡则是纪念一个杀死青龙的老人。云南傣族人民传说竞渡龙舟,又是纪念前代英雄岩红富。凡此种种传说,都给龙舟竟渡增添了浪漫的色彩。
  实际上龙舟竞渡的起源,应是一种宗教性的娱乐活动。《淮南子》:“龙舟鹢首,浮吹以娱。”即是“龙舟鹢首悦河伯,浮吹枞鼓娱雷神”。把船装扮成龙的模样,敲打着锣鼓在湖上划行,是祭祀河伯和雷神,取悦他们,祈求他们保祐丰收和平安。人民在这种娱神活动中,自身也得到娱乐。考古工作者在云南石寨山发现的汉代铜鼓,上面就有划船竞渡的图象(图版43),说明至迟在汉代已有了龙舟竞渡。
  尤舟竞渡选择在五月五日,是因为这个时间正是我国南方插秧之后的农闲季节。贵州省苗族的龙舟竟渡歌中有这样的歌词:“龙舟佳节啊,过得好欢畅,禾苗点头笑,翠柳把手招。尤舟赛过后,该放下心了。种田都丰收,年年都欢笑。”这说明龙舟竞渡是一种农闲时的娱乐活动。
  隋唐时期,江南地区举行的龙舟竞渡,是十分热闹的。《隋书》描述:“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唐人张建封的《竞渡歌》说:“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鼓声渐急标渐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杭州府志》描述观竞渡说:“五月端午,各至河岸湖上以观竞渡,龙舟多至数十艘,岸上人如蚁。”可见龙舟竞渡不仅是竞赛者的一种娱乐,观看的群众也同样享受到乐趣。“坡上人呼”,“喧振水陆”,“观者如蚁”,此情此景,确实热烈动人。
  《竟渡歌》的“鼓声渐急标渐近”、“竿头彩挂虹霓晕”之句。说明了唐代的龙舟竟渡以寺标为胜。《东京梦华录》中对于宋代竟渡夺标和标竿的设置都有详细的描写:“诸船皆列五殿之东面,对水殿排成行列,则有小舟一军校执一竿,上挂以锦彩银碗之类,谓之‘标竿’,插在近殿水中。又见旗招之,则两行舟鸣鼓并进,捷者得标,则山呼拜舞。并虎头船之类,各三次争标而上。”锦彩银碗等奖品挂在标竿之上,龙舟竞渡以夺得锦标为胜利,这就是现在锦标一词的来源。
  唐以前的龙舟竞渡普遍开展于江南水网地区。唐以后便逐渐北移,随着帝都而流传于黄河流域。《新唐书·本纪》载:穆宗、敬宗都多次“观竟渡于鱼藻宫”。鱼藻宫在长安城,可见唐代的长安城已经开展了龙舟竟渡。宋代建都汴京城(今河南开封市),凿金明池以练水军,在金明池中也开展龙舟竟渡活动。宋画家张择端绘有《金明池夺标图》,元人王振鹏也绘有《龙舟夺标图》(图版44),反映宋元的首都都有龙舟竞渡活动。明成祖迁都北京,五月端午龙舟竟渡活动的习俗也传到了北京。明孝宗的礼部尚书吴宽在《端午节皇上宴致语》一诗中詠道:“欣逢佳节睹宸游,万岁山前御气浮:赤骠追风过上苑,黄龙戏水在中流。”阴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也说:“端阳节,内廷自龙舟之外,则修射柳故事。”清王室是东北的少数民族,进入北京之后,也沿袭龙舟竞渡习俗。《清稗类抄》记:“乾隆初,高宗于端午日命内侍习竟渡于福海,画船萧鼓,飞龙鹢首,络绎于波浪间,颇有江乡竟渡之意。”清人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中说:“龙舟,舟作龙形,上设彩幡,置萧鼓为乐,近津门亦有,五月演者。彩幡画鼓趁春风,鳞甲初分碧浪重;莫认蜿蜒浑似假,世人只好叶家龙。”
  龙舟竟渡作为一种社会娱乐的体育项目,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和人民的喜爱,历久而不衰,直到今天,仍盛行于江南。
  (五)百丈游丝放纸鸢
  纸鸢又名风筝,亦名纸鹞。传说春秋时的巧匠公输般“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是放飞纸鸢的最早记载。
  纸鸢在其早期发展中曾作过军事战争的工具。据《诚斋杂记》说,汉朝初年韩王信与陈稀勾结进行叛乱,“信谋从中起,乃作纸鸢放之,以量朱央宫远近,欲穿地隧入宫中也。”这是利用纸鸢作军事测量工具。《独异志》记载,南朝的梁武帝萧衍被侯景兵困在台城之中,萧纲“缚纸鸢飞空,告急于外”。《新唐书·田悦传》载,田悦叛唐,派遣兵将围攻临洺城。城内守将张伾,“急以纸为凤鸢,高百余丈,过悦营上(送信与援军),悦使善射者射之,不能及。”萧纲和张伾都是利用纸鸢作为军事通讯工具。由于军事战争需要,纸鸢发展得很快,唐时的纸鸢已能高飞百余丈,在制作和放飞技术上已是相当的精湛了。
  放纸鸢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唐代已有史料记载。路德延《小儿诗五十韵》,叙述了唐代各种儿童游戏,有竹马、藏钩、秋千、斗草、踢球、放纸鸢等,“折竹装泥燕,添丝放纸鸢”。唐采的《纸鸢赋》中也说:“代有游童,乐事未工,饰素纸以成鸟,象飞鸢之戾空:野鹄来迁而伴飞,都人相视而指看。”
  到了宋代,放纸鸢已不只是儿童的游戏,也成为成年人的娱乐。王明清《捍麈后录》上记:宋徽宗赵佶初即位,爱好玩乐,在“禁中放纸鸢,落人间”。宋仁宗的宰相寇准的《纸鸢》诗说:“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凤如可托,终共白云飞。”《武林旧亭》记载,宋孝宗奉宋高宗在西湖上游幸,“时承平日久,乐与民同,凡游观买卖,皆无所禁。至于吹弹、舞拍、投壶、蹴鞠、杂艺、水爆、风筝,不可胜数。”在广泛开展放风筝活动中,社会上便有了赌赛放风筝的人。《西湖老人繁胜录》记:南宋临安“城外有二十座瓦子,街市举放风筝轮车数椽,有极大者,多用殊红,或用黑漆,亦有用小轮车者,多是药线,前后赌赛输赢。输者顷折三二两线,每日如此。”在社会广泛开展放风筝游戏的基础上,也有了专门扎制风筝和制作放风筝线的小手工业者。《武林旧事》记载:临安城就有卖“弹弓、鹁鸽铃、风筝、药线”的几十户人家:专业放风筝的艺人,有“周三、吕偏头”等。由此可以窥见宋代放风筝活动开展的盛况。
  宋代已认识了放风筝游戏的健身作用。《续博物志》载:“今之纸鸢,引丝而上,令小儿张口望视,以泄内热。”放风筝要长时间昂首仰望,还要奔跑疾走,举臂牵引;而放风筝又多是在空气新鲜的郊外。这确是一种寓健身于游戏之中的极好活动。明、清时期的放风筝活动就有了更大的发展,不仅一般人家,就象《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宝玉、黛玉那样的文弱公子、小姐,也在大观园中放风筝。放风筝游戏毕竟是儿童参加的多。明清时有许多诗都是借儿童放风筝以寄意。如宋伯仁《纸鸢》诗:“弄假如真舞碧空,吹嘘全在一丝风。惟惭尺五天将近,犹在儿童掌握中。”徐文长《纸鸢图》诗:“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孔尚任《燕九竹枝词》:“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尔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纸鸢为什么又叫风筝呢?因为“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后来由于纸鸢不常安笛,故徒有风筝之名了。李声振《百戏竹枝词》:“百丈游丝放纸鸢,芳郊三五禁烟前。风筝可惜名空好,不及雷琴张七弦。”这些诗都别有寓意,写得十分有趣。
  (六)击壤以为戏乐
  击壤,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投掷游戏。《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五《击壤》条引《释名》(一说东汉刘熙撰)日:“击壤,野老之戏也。”
  击壤之戏,在邯郸淳的《艺经》上记载得比较清楚。它说,“壤,以木为之,前广后锐,长尺四,阔三寸,其形如履。将戏,失侧一壤于地,遥于三四十步,以手中壤敲之,中者为止。”
  击壤之戏,起源甚早。传说中的唐尧时有老人击壤于道,而唱击壤歌。歌词云:“吾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有何力于我哉?”(见《群书治要》卷十一引《帝王世纪》)此歌早见于王充《论衡·艺增》,文字略有不同,载云:帝尧之时,“有年五十击壤于路者,观者曰:‘大哉,尧德乎!’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
  三国时,吴盛彦曾在《击壤赋》中说:“论众戏之为乐,独击壤之可娱。因风托势,罪一杀两。”“罪一杀两”,是说击壤的方法或规则,其详细内容不得知。晋人周处《风土记》说:“击壤者以本作之,前广后锐,长可尺三四寸,其形如履。腊节,童少以为戏,分部如擿搏也。”这条记载与前面所引《艺经》的意思相同,都是说击壤的方法和规则及用具。击壤之戏,在晋代还有人玩。据文献记载,皇甫谧就与人击壤于道。如《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五《击壤》条下说:“玄晏(皇甫谧号玄晏先生)日:‘十七年与姑子果柳等击壤于路。’”
  在古代,还有一种掷砖之戏,与击壤之戏相似。掷砖,也分胜负。《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五《掷砖》条引《艺经》说:“以砖二枚,长七寸,相去三十步立为标,各以一枚方圆一尺掷之。主人持筹随多少,甲先掷破则得乙筹,后破则夺先破者。”掷砖,主要动作是投掷,这与击壤相象,或是击壤之一种,或由击壤演变而来,有待进一步考证。
  宋代有抛堶之戏。堶,瓦石也。抛堶即明代的打瓦之戏,也是一种投掷形式的戏乐,当也源于古之击壤。明杨慎在《俗言·抛堶》中说:“宋世寒食有抛堶之戏:儿童飞瓦石之戏,今之打瓦也。”关于抛堶,杨慎在《丹铅余录》卷九,也有相类的记载,并接着说,梅尧臣《依韵和禁烟近事之什》诗有“‘窃窕踏歌相把袂,轻浮赌胜各飞堶。’或云起于尧民主击壤。”这里很明确地指出,宋代的抛堶,今(指明代)之打瓦,均起源于传说中的唐尧时的击壤之戏。
  到了明代,击壤之戏,演变成打尜或曰打拔。尜,是一种小玩具。其形两头尖,中间大。据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说:“京师小儿语:‘杨柳青,放空钟;杨柳活,抽陀螺;杨柳发,打尜尜。’”说明明代北京地区的儿童在每年杨柳发芽之时,常以打尜尜戏乐。又据刘侗《帝京景物略》记载:“二月二日龙抬头,小儿以木二寸制如枣核,置地而棒之,一击令起,随一击令远,以近者为负,日打柭柭,古所称击壤者耶!”柭的形制如枣核,即两头尖,中间大。它与尜是同一形状。说明打尜和打柭可能均源于击壤之戏。
  这种游戏,直到现在仍为儿童所喜爱。击者将长约三四尺的一根木棒持于手中,将另一根长约二寸、形如枣核的木棒置于地上:用手中的长木棒敲击地上的短木棒的一端,使之飞起,再用力击之,使之飞远:以近者为负。负者需大声呼“柭……”,边呼边跑,一口气把胜者击出的短木棒拾回来。这种游戏,不仅可锻炼敏感的击敲技能,而且也能锻炼奔跑的能力。它较投掷木块或砖瓦要复杂些,而且更有兴趣。这种打柭,也是由古之击壤演变而来,或直接称之谓击壤,当也无大不妥。
  综上所述,击壤起源甚古,经历代演变,名称不一。它是一种老人和儿童都喜爱的娱乐活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