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风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1|回复: 0
收起左侧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的风风雨雨

[复制链接]

1728

主题

1753

帖子

1万

积分

广电总局

     :

     :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发表于 2010-1-6 19: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IM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一幅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风靡全国、家喻户晓,被推上了“革命绘画样板”地位的美术作品;

一幅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影响最大、发行量最多,创造中外美术史上神话的美术作品;

一幅使其作者年纪轻轻就声名鹊起、红极一时,年近花甲又身陷纠纷、历经风波,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美术作品。

这就是著名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对毛泽东的个人迷信和崇拜达到了顶峰,以毛泽东肖像为题材的美术创作活动也迅速达到了高潮。美籍学者梁庄爱伦在论及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美术时说:“在整个‘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的肖像和思想主宰了当时的美术。”可以说,中国美术界几乎所有没被打倒或批判的专业美术工作者,都参与了以毛泽东为题材的美术创作活动。从官方的正式报纸到民间的红卫兵美术报刊,以及在红卫兵主办的各种美术展览中,毛泽东肖像创作成为主潮。

为了宣传毛泽东、歌颂毛泽东思想,红卫兵在全国各地频繁地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美术展览。这些展览的唯一主题就是歌颂毛泽东和宣传毛泽东思想,作品数量令人咋舌。其中,1967年10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毛泽东革命路线胜利万岁”美展规模空前,包括国画、油画、版画、宣传画、泥塑和工艺美术品,有1600多件。《人民日报》在同年11月28日发表的题为《毛主席革命路线胜利的颂歌》一文中说:“美展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革命化。美展的所有作品,集中地表现了这一伟大主题。从大型泥塑到小巧的纪念章,从巨幅油画到精细的剪纸,每一件作品,都是为了宣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歌颂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本来是为江西省安源煤矿筹办的名为“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的展览而画的。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源地之一,1922年9月,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中共领导人领导了著名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

在《毛主席去安源》油画产生之前,反映这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仅有侯一民的巨幅油画《刘少奇和安源矿工》。这幅作品于1961年陈列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中,1965年与其他的历史画一道被复制赠送外宾。“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随着刘少奇被打倒,这幅作品被列为1967年的“五株毒草”之一而遭到了批判,被指责为歪曲历史、为“无产阶级的叛徒”刘少奇涂脂抹粉,并且被认为是“刘少奇在文艺领域试图改变党的历史”的早期证据之一。造反派攻击说:这幅画里没有毛泽东的形象,是企图证明刘少奇是作为代表共产党的工人领袖,而毛泽东只是农民领袖。为了批判刘少奇和歌颂毛泽东,红卫兵决定举办“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会。1967年7月,来自北京几所大学的红卫兵参加了展览的筹备工作,其中就包括当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生刘春华。

可以这样说,没有“文化大革命”初期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没有“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会的举办,也就没有《毛主席去安源》这幅美术作品的诞生。这幅油画日后受到如此推崇应当说是与“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会的影响相关联的。差不多从预展开始,这幅作品就在展厅中引人注目,受到观众的称赞和好评。直到此画正式发表,其影响日益扩大,从1967年到1969年,这个展览一直开放着,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观众前去观看。当时负责这个展览的张培森日后说:“时隔30 多年后的今天,我确实有三个没有料到:第一,没有料到我的这一提议,后来居然辗转得到周总理的批准,最后终于办成了‘安展’;第二,没有料到‘安展’又居然产生了一幅在‘文革’中引起那样轰动效应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第三,自然更没有料到后来油画又被画家个人拿到市场上去拍卖,而且卖到那样高的价钱,以致又引发了一场如此大的权益风波。”



《毛主席去安源》油画的作者刘春华,原名刘成华,出身于东北松嫩平原上一户普通的农家,从小喜欢画画, 1963年进入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装潢系。1997年获“中国画坛百杰”称号,曾任北京出版社副总编辑、北京画院院长。现任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筹备期间,当时还是中央工艺美院学生的刘春华碰巧被抽调去为展览会帮忙。其实,筹备者刚开始到工艺美院物色美术方面的人才时,找到了“井冈山兵团”的红卫兵,提出需要人手,为展览进行设计与绘画创作。原本学校向筹备单位推荐的是另一位学生,由于等了一段时间迟迟没有消息,这名学生便离校回老家了。此时,学校又接到通知让创作成员马上赴安源体验生活,因没有地址,无法与那个学生联系,刘春华便作为临时顶替者来到了展览会的驻地——中国革命博物馆。谁都没有料到,这次偶然的顶替后来引发了一系列空前的轰动,同时也改变了一名普通学生的人生道路。

刘春华在毛泽东110周年诞辰之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记得是7月初,因为我去得晚,就剩下毛主席第一次去安源的选题了。我很高兴,因为我一直就有个画毛泽东肖像画的冲动,这次是个很好的机会。”他在1968年7月7日《人民日报》上发表介绍《毛主席去安源》的创作过程的文章中说:我是学工艺美术的,过去没有学过油画,困难是很大的,真是又激动,又胆怯。但是当我一想到毛主席,想到广大工农兵群众渴望看到毛主席的光辉形象的心情时,我的胆子就壮了。有了忠于毛主席的感情,就增加了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世界进入了以毛泽东思想为伟大旗帜的新时代,歌颂伟大领袖是亿万人民群众迫切的需要,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我是个贫农的儿子,解放后,能够上大学,这是毛主席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是劳动人民用血汗把我养大的,我要听毛主席的话,做群众忠实的代言人,爱群众之所爱,画群众之所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完成这个光荣的战斗任务,我们到毛主席亲自点燃革命烈火的安源路矿去参观、访问,我们感到无比兴奋!在去安源以前,我们就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著作和许多安源工人运动的史料。到安源以后,通过访问老工人,使我们更加具体地了解到安源工人斗争的史实。从1921年到1930年,毛主席跋山涉水,曾经多次来到安源,领导英雄的安源工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是毛主席亲手在安源撒下了革命的火种,向工人进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建立起党团组织。是毛主席亲自做出了安源大罢工的英明决策,号召工人进行坚决斗争。是毛主席在安源亲自部署了震惊世界的秋收暴动,创建第一支工农武装,奔向井冈山,开拓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光辉道路。毛主席在安源的伟大革命实践,是一部无比宏伟壮丽的史诗。我们能用画笔来表现这部史诗的一个片断,感到无比的光荣和幸福!……

在创作过程中,刘春华走访了当年的革命遗址,广泛地搜集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文章和诗词,以及有关毛泽东革命活动的回忆录和安源的有关历史资料,先临摹毛泽东青年时期的照片,不断琢磨研究,最终形成了画面中的毛泽东的形象。画面上的青年毛泽东身穿一件传统的中式长袍,一只手拿着一把油纸伞,另一只手握着拳,意志坚定地大步走在山路上。在构图安排上,毛泽东居于画面当中,背景的上方朝霞滚滚,下方则乱云飞渡。这幅画图片下方印着:“一九二一年秋,我们伟大的导师毛主席去安源,亲自点燃了安源的革命烈火。北京院校同学集体创作。刘春华等执笔。”

刘春华根据主题的需要和群众欣赏的习惯,利用油画表现力丰富的特点和中国传统绘画细致的优点,大胆尝试,经过反复努力,终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8周年前夕,创作出《毛主席去安源》大幅油画。因为当时反对个人成名成家,故作品署名为“北京院校学生集体创作”。后来有人提出,单幅油画作品很少有“集体创作”的,总不能你画人像,我画天空。此外。该画在当时就引起争论,有人主张毛泽东出现时,要阳光普照大地。还有人指责画面上就毛泽东一人,孤零零的,这不是影射毛主席脱离群众吗?但是刘春华坚持己见,宁愿承担巨大的风险,于是就在“集体创作”后面,又挂上了个人“执笔”署名。

1967年10月1日,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在中国革命博物馆“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安源工人革命运动”展览中,首次与观众见面。当时的油画说明词称:“毛主席1920年去安源。”10月18日,安源工人出身的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王耀南少将观看展览后提出,《毛主席去安源》油画的说明词有误,他记忆中毛主席第一次去安源是1921年秋天。

事后,王耀南打电话给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请他直接向毛泽东询问第一次到安源的时间。一天饭后,毛泽东与警卫战士在一起闲聊。汪东兴的秘书高长臣见主席谈话兴趣正浓,立即凑上前问:“主席,您第一次去安源是1920年吗?”毛泽东沉思片刻,操着浓厚的湘潭口音,不紧不慢地说:“二○年我有没有到过安源,记不清了,二一年秋这一次是对的。”

10月24日,王耀南向展览会的工作人员传达了毛泽东的话。于是,《毛主席去安源》油画的说明词立即改为:“1921年秋,我们伟大的导师毛主席去安源,亲自点燃了安源的革命烈火。”

当时,一般毛泽东的画像都是以光芒四射的红太阳做背景的,而这幅画则不同,刘春华日后对此评论道:“我选择这样的背景也是经过反复斟酌才决定的。在和工人聊天过程中,工人告诉我,当时南方的天气阴晦多雨,毛泽东是傍晚到的安源,天色不可能是艳阳高照。所以,我选择毛主席带雨伞。工人们还给我背了一首民谣:‘直到1921年,忽然雾散见晴天,来了能人毛润之,打从湖南来安源……’也说明在毛主席没来之前,那里旧势力的猖獗。我选择云彩是为了渲染当时毛主席的到来,要掀起革命风暴的气氛。他们还说,工人们的心中毛主席是先生,所以我选择了他穿长衫。”

关于《毛主席去安源》油画的创作,刘春华在当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构图和色调是集体智慧和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将毛主席安排在正朝观众的位置,他远远地,而且镇定自若地朝我们走来,像太阳带给人民希望,我们努力使他身上的每一根线条具有内在含义,高昂的头微微侧转,以表达他的革命精神,不怕艰险和强暴,勇敢斗争并赢得胜利。紧握的拳头表达他的革命意志坚定,不怕牺牲,决心克服任何困难去解放中国和人类,自信一定会胜利。手中的旧雨伞显示他刻苦工作,生活简朴的作风,为革命长途跋涉,风雨兼程,迈着坚实的步伐走过崎岖坎坷的小路。毛主席为我们留下足迹,铲除路上的一切障碍,领导我们前进并走向胜利。秋风吹拂着他的长发,吹动他的长袍,预示着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背景上疾行的云,揭示毛泽东在斗争最尖锐的阶段抵达安源,和他的平静坚定的自信形成鲜明的对比。”



《毛主席去安源》一出现就十分引人注目。1968年6月,江青赞扬送审的《毛主席去安源》油画“非常好,把主席的神气都画出来了”。6月30日,江青还做了这样的批示:“总理、伯达、康生……我建议明天‘七一’人民日报、军报发表《毛主席去安源》,这幅油画很好。这幅油画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果实之一。它有高度的思想水平,构图、采光、着色等艺术方面亦是优秀的。听说是青年人画的,而同意发表。建议属(署)上作者名字。”

在1968年第9期《人民画报》上有这样的报道:“在江青同志关怀和支持下,革命油画《毛主席去安源》诞生了!这幅油画成功地表现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青年时代的光辉形象和革命实践,是一幅热情歌颂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艺术珍品。”

江青为什么要这样做?著名美术评论家刘曦林在谈到“四人帮”及御用文人对《毛主席去安源》这幅“样板画”的评论时说:“他们说该画是‘在江青……亲自关怀和培养下’产生,是江青的‘又一杰出贡献’,并号召人们要‘紧跟江青’。……此画为这位‘首长’钦定的事实,是他们在文艺评论中尊崇‘权力即真理’论的佐证,也是江青为当女皇将毛主席的画像做敲门砖的丑恶表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江青树立这幅“样板画”的实质及其险恶用心。

江青在美术界树立“样板画”,似乎体现了她对绘画艺术的重视,甚至不少人认为这促进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美术事业的发展。但事实恰恰相反,撇开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对美术家的迫害及对美术事业的摧残不论,这种公式化、强制性的“样板”艺术模式只能遭到人民的反感,最终窒息、妨碍美术事业的正常发展。

由于江青的青睐和各种政治因素的作用,《毛主席去安源》这幅艺术技巧并不突出的美术作品,一下子身价百倍,被推上了“革命绘画样板”的地位。它的公开发表,以及在全国大张旗鼓地宣传,甚至是被作为—道政治命令来下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的。当这幅画的印刷品送到各个基层单位的时候,还要组织群众敲锣打鼓地迎接。

1967年底,《北京工人报》报道“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时,将刘春华的作品作为题图率先发表。1968年的“七一”,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和钢琴伴唱《红灯记》被江青指定为向党的献礼作品,也借此繁荣文艺创作。1968年7月1日,当时中国最高的政治信息传媒《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都不同寻常地刊发了这幅作品的彩色照片,并发表了阐释画面政治意义的文章。这样,这幅油画一夜之间就成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又一优秀范例”,与“八个样板戏”一起成为艺术领域最高成就的象征。

1968年7月1日,《毛主席去安源》被印刷成彩色单页,随《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当时简称“两报一刊”,是当时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传媒)赠送,许多省市的报纸也纷纷随报赠送,又印制成各种各样的印刷品发行。截至1969年底,全国出版部门共印制了1.91亿张,在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共印刷了9亿多张,成为世界油画史上印数最多的一张油画,创造了中国油画的神话。

当时,对《毛主席去安源》这幅画的宣传规模,在文艺评论史上,在新闻报道史上都是罕见的。以上海《文汇报》为例,1968年7月2日至20日,短短19天中就动用了12期报纸,其中包括9个专版,或发社论或发编辑部文章,还有各种各样的综合消息,或占用一版头条,或占用整个一版,或大字围框,在历史上还从没有一张画受到过报纸这样的“恩宠”。

由于江青的青睐,其“御用评论”也跟着进行别有用心的大肆吹捧。1968年7月6日,上海《文汇报》发表社论《又一朵大香花》,盛赞这幅油画:“在全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候,在江青同志亲自关怀和培养下,一幅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灿烂光辉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创作出来了。我们热烈欢呼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花苑里又一朵大香花的开放!这是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又一伟大胜利。在艺术领域里,成功地刻画出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我们天才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光辉形象,深刻地反映我党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同以中国赫鲁晓夫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斗争,在文艺史上还是第一次。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是‘洋为中用’的又一样板,是美术史上的新篇章。”

7月12日,《光明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为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而创作——赞革命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文中说:“他们创作的《毛主席去安源》,不是一幅普通的油画,而是一把刺向中国赫鲁晓夫心脏的利剑,是一首毛主席革命路线战胜中国赫鲁晓夫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赞歌。这是产生在阶级斗争暴风雨中的伟大作品,这是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代的伟大作品。”

12月2日,《解放军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优秀范例——赞革命油画〈毛主席去安源〉》中说:“看呀!毛主席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历史的重任,染一身风尘,披万道霞光,迈着雄健的步伐来到了安源。从此,安源路矿工人找到了救星,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领袖,千万劳苦大众有了解放的希望!”

《毛主席去安源》公开出版发行,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当年,林彪、江青胸前都佩戴过该画的像章;周恩来住室里唯一的一幅绘画作品也是该画。同年10月1日,北京的文化工作者将《毛主席去安源》巨幅油画装上彩车,与8个“革命样板戏”造型一道,加入首都群众庆祝国庆游行队伍,缓缓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从此,《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在全国家喻户晓,并蜚声国外。

全国各地曾一度掀起了“庆画”、“迎画”、“颂画”的热潮。这幅画所到之处都群情欢腾,大家敲锣打鼓地加以迎接,有的甚至举行隆重的欢迎大会。在安源,《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影响更大。1968年7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7月8日,是安源矿工们最幸福的一天。这一天,工人们日夜渴望的《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运来了,安源煤矿革命委员会连夜举行了授画仪式,矿工们手捧着这幅革命油画……表决心、立誓言:永远忠于毛主席,永远紧跟毛主席干革命。”当时,正在安源牛形山腰动工兴建建筑面积为3200多平方米的“毛主席在安源革命活动纪念馆”。正门中央的最高处,就选用《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用瓷砖镶嵌而成。该馆的序厅和展厅中,均陈列了《毛主席去安源》的巨幅油画。在安徽省合肥市,特地用民航飞机将北京油画制作的印刷原版运去,还在机场上举行了隆重的迎画仪式。总之,在一个时期,全国范围内,家家户户都挂有这幅画像,有的家还不止拥有一幅。

不仅如此,《毛主席去安源》这幅画还被印上了文化用品、邮票、中小学的课本等等,上海一家文化用品公司光是笔记本就印了5000万册。还被制作成了各种类型的像章发行,这一类像章“多数是全身像,是按油画缩小比例浮雕精制而成的全景图像章,也有少数为了突出油画的细部,采用头像或半身像的形式设计制作”,“堪称毛泽东像章中的代表之作”。1968年8月1日,中国邮电部发行了《毛主席去安源》1枚邮票。为了不玷污这枚票上的毛泽东形象,保持画面完美,邮电部于7月底就发出了紧急通知:“决定破例在贴用邮件时,不予盖销。另在邮件封面上空白处加盖收寄日戳。如有误盖,立即换贴,望严格执行。”这也可谓中外邮政史上的奇闻。

有位学者在谈到《毛主席去安源》这幅作品时说:“无论从它产生的背景和它后来的广大影响,都相当典型地反映了那个特定的时代,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一个特定的时代的历史的纪录。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画的一幅领袖画像,为什么会受到那样超常的赞赏和鼓励,进而受到人们那样如痴如醉的膜拜,离开那个特定的复杂政治因素,离开中国那个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毛泽东在群众中的无比威望,离开那个时期人们普遍的对领袖毛泽东的神化心态,是很难理解这一事件的。我想也许这就是《毛主席去安源》画特殊历史价值之所在。”



正当全国各地大肆宣传《毛主席去安源》油画之时,毛泽东亲自审查了这幅油画,他对画中将他画成身穿长衫不甚满意。他说:“我在安源不是穿长袍,是穿短衣。”毛泽东的这次谈话,通过非正式渠道在人们中间逐渐传开。从此,对《毛主席去安源》油画的宣传开始降温。

1972年9月,“毛主席在安源革命活动纪念馆”改名为“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该馆陈列内容也做了适当的调整。鉴于展厅中的《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出现霉点,加上毛泽东本人对这幅画不满意,该馆便将这幅油画撤下。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开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1979年3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著名画家叶浅予的文章《从油画〈追念战友〉说起》。该文在赞扬油画《追念战友》的同时,批评了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指出:“在这幅(指《追念战友》——引者注)前,不禁又想起林彪、‘四人帮’鼓吹过的那幅《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见过那幅画的内行人都说其构思、构图,甚至用色,无不脱胎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画。‘四人帮’把那幅画钦定为美术作品的样板,命令大量复制,凡楼堂馆所、公私房舍统统悬挂,并且大量印刷,广为分发。”这是出现的唯一一次公开批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的文字。

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前夕,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为了恢复刘少奇、李立三等在安源工人运动历史中应有的地位,对陈列内容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在这次修改中,考虑到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毛泽东本人对画中身穿长衫的形象又提出过质疑,再加上该画曾受到《人民日报》的批评,所以该馆将展厅陈列的最后一幅《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取下。

1986年7月,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陈列大楼正门最高处,由428块瓷砖镶成、直径6米的《毛主席去安源》因年久失修,部分瓷砖颜色脱落,影响了毛泽东的形象,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换成了由铁锤、岩尖和火车轮子图案组成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徽章。从此,《毛主席去安源》油画销声匿迹。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各种扑朔迷离的传闻,什么“这幅画是‘四人帮’搞的”,“毛主席没有到过安源”,“油画作者有问题”等等。

《毛主席去安源》这幅作品的巨大成功,可以说其政治因素远远大于其艺术因素,并不意味着其艺术价值达到了很高的程度。著名学者易英对此评论说:“无论从‘文化大革命 ’前还是‘文化大革命’后期的领袖题材的油画来看,《毛主席去安源》在技法与构思上都不是一幅成功之作,但在那个文艺创作万马齐喑的时代,作为仅有的一幅主题性绘画的创作又显得非常突出。……当然,这幅画是在短短3个月内创作出来的,作者又是一个没有油画经验的学生,其水平也就仅限于为一个地方展览馆绘制这类近似宣传画的作品,这也算最好的结果了。”然而,从客观上说,这幅作品毕竟在历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1991年3月,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为迎接安源大罢工胜利70周年,在北京召开基本陈列内容修改方案座谈会。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史学专家在会上提出《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可以陈列。该画是专为安源而作的,符合历史事实,不能因为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大肆宣传过就不敢陈列。根据专家意见,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于1992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胜利70周年前夕,在基本陈列中恢复了《毛主席去安源》油画(由作者亲手临摹的)。

物以稀为贵。《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在公开场合逐渐消失之后,反而愈显珍贵。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拿出库存的《毛主席去安源》像章销售,观众争先恐后地抢购。当年发行的面值8分的《毛主席去安源》的邮票,更是身价百倍。

1969年,《毛主席去安源》一画被移交给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1980年,刘春华以该画系个人创作为由,从中国革命博物馆取走此画。1995年10月,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推出的“95秋季拍卖会”上,《毛主席去安源》油画经过数番竞价,最后由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以605万元的价格,竞得这幅历史意义独特的作品。这创造了当时中国油画拍价的最高记录,并且这个纪录一直保持了近10年。

1998年1月25日,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将《毛主席去安源》油画鉴定为:“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可定国家馆藏一级文物。”

之后不久,这次公开拍卖引出了一场官司风波。1998年8月,中国革命博物馆以财产返还为由将刘春华和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告上法庭,请求判令被告返还非法处置占有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1999年10月19日,当时参与创作的郝国欣、李绍洲二人起诉至法院,请求确认该画为合作作品,著作权为集体所有,并认定刘春华侵权。2001年3月15日,刘春华以确认作品署名权为由反过来将李绍洲反诉至法庭。

2001年4月1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围绕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引发的3起关于作品原件归属权、作品著作权纠纷官司做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根据《毛主席去安源》油画的绘制事实,刘春华应是唯一作者,享有著作权;革命博物馆的诉讼请求,早已超过诉讼时效,法院不予支持。法院以创意、构思不享有著作权为由,判刘春华在郝国欣、李绍洲诉其侵犯著作权一案胜诉,同时驳回了刘春华反诉李绍洲作品署名权的诉讼请求。中国革命博物馆以"驳回起诉严重损害了国家对一级文物的所有权"为名,再次提出上诉,也被二审法院依法驳回,并做出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总之,《毛主席去安源》油画作为特定的文化现象,从其产生、传播到其官司风波,见证了共和国历史的风风雨雨,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发展的变化。

摘自:《党史纵览》  作者:吴继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