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风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0|回复: 0
收起左侧

沈从文的文坛地位为何这么高

[复制链接]

466

主题

475

帖子

945

积分

皇帝

     :

     :

     :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08-9-8 02: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认识沈从文是从他的八卦故事开始的,上中学时,校园里流行的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杂志上到处是他的爱情佳话。他“耍流氓”天天给自己的美女学生写情书,三个月竟写了几百封,这事若是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也是触了师生恋的禁区的,何况在那个风化未开的二十年代呢?受到骚扰的美眉捧着一高摞证据告到校长胡适先生那里,校长大人看完“罪证”不仅不主持“公道”,反倒做起月老,劝那女生:你这白面书生老师也满腹珠玑,算得上一代才俊,看这书信写得很是情深意长,勿如就此从了吧。 受到上司支持鼓励的沈从文变本加厉,终于窃得那位叫张兆和的美眉的芳心,他鼓足勇气去江苏张府呆了一些天,然后回到青岛心急火燎地等待心上人父母的态度,他在信里写道,如果张的父母同意,就发封电报给他,让他这个乡下人也喝杯甜酒。于是不仅有了著名的半字电报“允”,这是张兆和的姐姐才女张允和的创意,既表示婚事父母大人允许通过了,又是她在电报上的署名。张兆和怕沈从文看不明白,又加道:“乡下人喝杯甜酒吧。”黑话一样的内容看得发报员一愣一愣的,一个爱情剧应有的要素基本都占全了。这个沈从文活得也够轰轰烈烈的了。 在大学里初次接触沈从文的文字,那时沈从文在文坛的地位正在上升,很多大作家都评价他的作品文字多么美,意境多么脱俗,无疑是现代文学史上出类拔萃的大师。我在图书馆里处理的旧书中挑到一本叫《边城》的小说选集,看完后留下印象的是《三三》《萧萧》《丈夫》《边城》,但这印象并不是好印象。尤其《三三》当时给我的感觉很怪异。我不知道他为何要在那个大革命的时代里,写蒙昧的环境里一个蒙昧的十三岁的文盲少女,那种蒙昧给人带来的除了绝望还是绝望。还有《萧萧》,也是这样。他为什么不写革命,不写民主,不写男女平等? 去年,我翻开那本旧书,细细地重看《三三》,看得我心一片怅然。我明白人的感觉没有随着历史的发展有太多变化,21世界的人类,对于感情的体验依然如故,怀春少女的心事也依然如故,改变的只是身边的环境而已。是的,想必穿着露脐装低腰裤的新新人类女孩心如撞鹿口是心非的感觉,和湘西乡下家里有水磨坊的那个叫三三的明眸皓齿的蒙昧女孩没什么两样。三三的失恋让我感到心疼,尽管整篇故事没提一个爱字,但毫无疑问,那是一个很好看的爱情故事,文字里没用到忧伤这样的字眼,但心底的痛是所有懂爱的人都能感受地到的。 在这个脱离了大革命思维的环境里,我们终于从疯狂的思维大团结里冷静下来。沉思后发现,人性是没有阶级性的,也与文化无关。尽管喜欢鲁迅,却不得不对梁实秋的这个观点表示赞同。我不知道沈从文是怎样做到用淡淡的文字营造出这么好的意境来的,但我终于理解了他为什么会得到那么高的评价。自然,他的文字基本不太适合拍成电影,所有的故事都没有明晰的情节,但文字勾勒出的那些美丽的场景很像电影里的画面,不是吗? 这种情调就叫小资,现在《爱人》杂志里都市男女那些散乱的情感碎片的写法和沈从文很像,都很小资,但沈从文是用小资演绎蒙昧的乡村故事,现在的写手却只会用繁华的都市场景和绮丽的词句来堆砌奢华。这就是大师和众生的差距所在。 若放在现在这个时代,沈从文想必会成为都市波希米亚族的偶像。但在革命的时代里,这种小资情绪差点要了他的命。一生很能随着局势变化见风使舵的革命作家郭沫若在1948年发表的《斥反动文艺》里称他为“看云摘星的风流小生”,说他“一直是有意识地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存心不良,意在蛊惑读者,软化人们的斗争情绪”的专写颓废色情的桃红色作家。逼得他曾在1949年自杀两次。 这之后,沈从文就未在噩梦中醒过来,以至于在解放后二三十年里,只能像个过时的古董一样呆在博物馆里,写《中国服饰史》这样的和文学无关的东西,这对于一个生命里充满自然美和诗意的作家无疑是痛苦的。与此同时,他在海外的地位却一直被置于鲁迅之后众人之前,排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第二位。 狂热使人变得愚蠢,狂热的情绪引发了那个动乱的年代,因而改变了很多人甚至整个中国的命运,也最大限度地扭曲了人性,好在我们终于学会了冷静和不盲从,在冷静里我们能够欣赏自然和生命美,也能慢慢体味那种叫意境的非革命的奢侈品。于是我也发现,沈从文的文字原来真的非常好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