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风云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2|回复: 0
收起左侧

沈从文看“新书”

[复制链接]

185

主题

268

帖子

1万

积分

广电总局

     :

     :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发表于 2006-4-1 07: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952年1月25日,在川江县第四区烈士乡参加土改的沈从文,晚上受扰于隔壁一对老夫妇的彻夜吵骂,没法睡觉,就来读书。

        “古人说挑灯夜读,不意到这里我还有这种福气。看了会新书,情调和目力可不济事。正好月前在这里糖房外垃圾堆中翻出一本《史记》列传选本,就把它放老式油灯下反复来看,度过这种长夜。”

        他是先看“新书”的,可是只看了一会儿;如果说是“目力”不济的原因,那看《史记》也应该存在同样的问题,但他能够在油灯下“反复来看”,以至“度过长夜”,在我看来主要还是“情调”的原因。

        这一时期沈从文书信中多次谈到的“新书”,指的是与当时形势结合紧密的土改文学,范围再大一点,是指符合意识形态要求的新兴文学。他多次提到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和《李家庄的变迁》,虽然是四十年代的作品,但直到五十年代初期的土改中,仍然是“新时代”文学的标高之作。早在乘船去四川的路上时,沈从文给两个儿子写信说:“你们都欢喜赵树理,看爸爸为你们写出更多的李有才吧。”“我一定要为你们用四川土改事写些东西,和《李有才板话》一样的来为人民翻身好好服点务!”但书信里跟妻子说起自己打算写的东西,却以为“比李有才故事可能复杂而深刻。”“重看看《李家庄的变迁》,叙事朴质,写事好,写人也好,惟过程不大透,……背景略于表现,……是美中不足处。”后来,当他实际接触到农村土改中的人事,他对孩子的口气也变了:他说,现实中的人事“比赵树理写到的活泼生动”,“有许多事且比你从《暴风骤雨》一书中所见到的曲折动人”;甚至说,“你看的土改小说,提起的事都未免太简单了,在这里一个小小村子中的事情,就有许许多多李有才故事,和别的更重要故事。”而对置身在土改现实中,却忽略现实而去看土改小说的人,他更是不以为然:“年青人却以为村中无一可看,赶回住处去看土改小说,看他人写的短篇。”

        他所说的“新书”,未必就是指赵树理和周立波的作品;如果是其他的土改作品,他大半就更看不上眼了。那么,这些新兴文学为什么就与他“情调”不济呢?他觉得新兴文学有什么问题呢?

        还在去土改途中,船过巫山时,沈从文对两岸自然景观十分动情,“背景中的雄秀和人事对照,使人事在这个背景中进行,一定会完全成功的。写土改也得要有一个自然背景!”要把大自然的沉静和历史巨变的人事之动结合起来,而在这一点上,即使是赵树理的作品,也不免“背景略于表现”。表面上这似乎是个写法上的问题,其实却关涉到如何认识人事、历史巨变在世界中的位置问题,不可不谓大。而根据沈从文自己的经验,自然背景其实远远大于人事变动,哪怕是剧烈的变动。1952年1月4日,他参加一个五千人大会,那个会“解决”了一个“大恶霸”,同时约有四百名地主批斗,场面壮观热闹,“实在是历史奇观。人人都若有一种不可解的力量在支配,进行时代所排定的程序。”但是这样的大场面和时代程序如果与自然背景一对照,就产生出“离奇”的情形:“工作完毕,各自散去时,也大都沉默无声,依然在山道上成一道长长的行列,逐渐消失到丘陵竹树间。情形离奇得很,也庄严得很。任何书中都不曾这么描写过。正因为自然背景太安静,每每听得锣鼓声,大都如被土地的平静所吸收,特别是在山道上敲锣打鼓,奇怪得很,总不会如城市中热闹,反而给人以异常沉静感。”沈从文一谈到文学、一谈到自然,往往就“忘乎所以”,他没想到,这种时代巨变“被土地的平静所吸收”的感受,已然超出了意识形态的规约。

        当沈从文不那么“忘乎所以”的时候,他也清醒地意识到他的想法与新兴文学的抵触:“真正农民文学的兴起,可能和小资产阶级文学有个基本不同,即只有故事,绝无风景背景的动人描写。因为自然景物的爱好,实在不是农民感情。也不是工人感情,只是小资感情。将来的新兴农民小说,可能只写故事,不写背景。”他竟然也可以“理智”到从“阶级”来划分文学的不同;但他显然不服气,所以紧接着就说,“对于背景的好处发生爱好,必从比较上见出不同印象,又从乡土爱中有些回复记忆印象,才会成为作者笔下的东西,写来才会有感情。”

另外一方面,他不满于新兴文学的,是写社会变化没有和历史结合起来。沈从文所要求的,并不是简单的历史感,而是对于“常”与“变”的深刻的感情和长远的关心。他说到同来土改的人,“对于那么好的土地,竟若毫无感觉,不惊讶,特别是土地如此肥沃,人民如此穷困,只知道这是过去封建压迫剥削的结果,看不出更深一层一些问题,看不到在这个对照中的社会人事变迁,和变迁中人事最生动活泼的种种。对于这片土地经过土改后三年或十年,是些什么景象,可能又是些什么景象,都无大兴趣烧着心子。换言之,也即不易产生深刻的爱和长远关心。”

而在根本上,不能和自然结合,不能和历史结合,是因为缺乏“有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